针灸是中医治病保健常见的一种手段,但是针灸后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不注意就会影响针灸的效果,下面给大家讲讲针灸后的注意事项。
针灸是我国中医上的一块瑰宝,可以说针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病疗伤的方式。下面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针灸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针灸后多久可以洗澡?
灸属于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循经取穴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针灸对机体的损伤很小,一般说来,做完针灸后两小时左右洗热水澡是没问题的。
为确保针灸的治疗效果,建议患者针灸后第一天不能碰凉水,避免寒湿邪气入侵。针灸后还应当避风,特别是不要吹空调。
针灸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过于疲劳、精神高度紧张、饥饿者不宜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2、怀孕妇女针刺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
3、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4、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5、皮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6、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7、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针灸时,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因不配合,一般不留针。婴幼儿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禁针。
眼区、胸背、肾区、项部,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针刺对某些病症确实有极好的疗效,但并非万能,特别是一些急重病的治疗,应根据情况及时采用综合治疗,才能更有利于病人,也可充分发挥针灸的作用。
应在休息、进食后再行针灸,否则容易引起晕针。晕针的表现是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心慌气短、恶心欲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若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告知医师处理。晕针患者一般平卧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
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否则留针期间容易疲劳;留针期间肢体不宜再动,以免发生折针、针体移位误伤组织等不良后果。有的患者针后穴位局部有一些不适感,一般数小时内消失。
乐康医疗器械温馨提醒:针刺前不能空腹,针刺后应注意保暖。精神勿过于紧张,针灸痛感不明显,针刺后如局部的穴位有酸胀感,可进行热敷。患者艾灸后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患者做刺络放血,局部有一点点皮肤的破损,建议当天不要冲凉。患者拔罐后当天不要冲凉,隔天再冲凉。如针刺过后局部的皮肤仍有肿胀,建议及时就医,请医生观察局部的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