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医只能通过传统望、闻、问、切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再调整治疗方案。如此往复,只通过思维意识探索,中医才有了如此深邃的境地,以至于后世再想振兴中医却
很难真正掌握传统中医。中医正是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才会是一门高深难测的学问。一个合格的中医不仅要懂阴阳五行,也要熟悉人体脉络穴位饱读医著,更要学会辨证论治,通过表象探求真相,一人专方整体调和达到阴阳平衡。
中医药是我们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中医药造福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对于很多中医从业者来说,最关注的莫过于中医未来的发展方向了。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2016-2030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中医药法》及《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 (2016-2020年)》等中医药相关政策的出台,不难看出,国家对中医产业的扶持力度空前,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也迎来了重大契机。
自《中医药法》实施以来,小到建立中医馆,大到打造产业研发平台,全国各地不论是政府、医疗机构还是企业,都在积极投身中医药健康领域,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模式,抢占千亿级市场。与此同时,中医药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商业化怪圈--商业化太重,需要好好地治理。管理者过于商业物质利益化,将医生收入与日常工作相挂钩,无论是在医疗水平、医生资源还是服务质量上都大打折扣,所以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中医药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很有必要,以防“莆田系医院”事件再次发酵。
其次,备案制实施后,滋生了大批中医诊所行业,让人才(医师专家、馆长、技术人员等)的竞争更加激烈。人们经常把中医大夫称之为“老中医”,顾名思义是中医大夫越老越有经验,诊疗水平越高,在临床上就越吃香。受此传统习惯的影响,一些刚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年轻中医大夫们,往往门前冷落。所以医疗机构应在人才培育上下足功夫,培养自己的人才梯队。
最后,诊疗手段比较单一,中医诊治疾病,坚持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原则,医生的主观判断成分居多,对现代仪器设备的要求和依赖相对较少,并且服务简便。未来诊所的形态不仅仅是治疗,同时也包括诊断、康复、保健等,所以医疗机构应该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引进科学的现代技术诊疗,从体检、健康咨询、治病、康复、美容、财富管理等多维度融合中医理念,营造“医康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模式。
虽然在现实政策推进中有些地方并不容乐观,中医对于疾病的预后、疗效、副作用也远没有西医这么直白单一,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医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完美融合都给中医的发展带来了美好的前景。中医药质量疗效更有保障。随着政府相关部门对中医药全产业链监管政策法规的日趋完善,中药材的质量将有大幅提升,生产工艺的不断优化和物流条件的改善使得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质量也将随之迈上一个新台阶,中药疗效将愈加有保障。
中医药治病有其独特之处。中医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基本理论,更注重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念和诊病治病方法。古语云:“汤药攻其内,针石攻其外,则病无所逃也”。当今在治疗乙肝,偏瘫,风湿和不孕不育、腰椎盘突出等疑难杂症方面,中医药都显示出了无以伦比的巨大作用。中医强调关注疾病全过程,“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中医“治未病”核心体现在“预防为主”,中医强调生活方式和健康有着密切关系,主张以养生为要务,认为可通过情志调摄、劳逸适度、膳食合理、起居有常等,也可根据不同体质或状态给予适当干预,以养神健体,培育正气,提高抗邪能力,从而达到保健和防病作用。同时也强调疾病康复很重要,防止复发。
“治已病”成效显著。中医药除在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的防治中贡献力量外,在重大疫情防治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取得良好效果,成果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手足口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以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中,都发挥了独特作用。
中医药新剂型彰显魅力。中医药结合现代科技研发出的中药新型制剂,在抗病毒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作用斐然。特别是滴丸舌下含服,药物崩解快,不通过肝脏直接进入血液,1分钟左右就能见效,实现了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据悉,2011年8月,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11中国药品零售业态信息发布会”上,中新药业的“速效救心丸”和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以其快速的疗效,多年来的安全验证、出色的市场表现,荣登心脑血管用药类药品品牌榜。
中医国际化进程加快。抗疟药物“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中医针灸”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蜜炼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市场悄然走红,这一系列事件的背后是中医药国际化进程步伐的加快,中医药在全球的认可度与日俱增,已经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载体,成为中国与各国共同增进健康福祉、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传统的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价值已为临床实践所证实,已经得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欧亚国家的重视,正视现实,展望未来,中医药事业前景广阔,大有作为,必将同西医药并存和得到快速健康地发展。以医生资源为运营管理核心的个体化中医服务机构必将迎来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