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16时54分,迎来惊蛰节气。惊蛰,春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这个时节,大地回春,长空雷鸣,草木萌发,蛰虫初醒。天地至此,醒了,也暖了。
《惊蛰是春天的声音》
—节选自《天地有节》
整个冬天,天空都很安静。
直到有一天,那安静的时光终于被一场乍暖还寒的春雨濡湿。
这时候,《九九消寒图》的笔触里渐渐饱满了庭柳泛青的色彩,斜风细雨中听得见草木汁液的怦然心动,春天的脚步,从响彻于风中到掬起于水上,最后颤动在枝头。
终于,天空像神话里的盘古,凭借它蕴积了一个冬天的力量,以闪电驱散沉默,以雷音震荡山川,令一声尖厉的啸叫穿过地层。
这一声惊天的霹雳,就是惊蛰。
惊蛰,汉代以前称为“启蛰”,以避汉景帝讳。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春天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蛰者,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惊者,春雷惊醒冬眠的动物。
暖风是春天的手,惊蛰则是春天的声音。
当惊蛰的雷声响起,你会豁然敞亮:原来,没有哪一个季节只有一副面孔,就像没有哪一种生命只存在一种可能。
春天有细雨润花的阴柔,亦有云天炸裂的阳刚;有俯首低眉的切切呢喃,亦有金刚怒目的石破天惊。
惊蛰是一个春天的号令。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惊蛰之后,一大片一大片的江南水田里,到处是春耕的忙碌。
每当这时候,老水牛在田间劳作。犁铧过处,泥土如书页翻开。
“耕耘”二字,在心间弥漫着青草的气息。
耕亦读,读亦耕。在千年农耕文明里,写字谓之笔耕,砚台谓之砚田。对我们而言,耕耘是最美的生命姿势,也是最大的生存哲学。
惊蛰之美,有声之雄浑,亦有色之妖艳,音之婉转。
“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即黄鹂黄莺)鸣;三候,鹰化为鸠。”此为古人所描述的惊蛰三候。
实在无法想象一个没有桃花盛开的春天。那不只是不完整,简直就是失去了春之魂。
记忆中的那爿乡间老屋,黑瓦泥墙,简陋潮湿。然而,就在低矮的灶房屋角处,每年都会如期盛开一树桃花。
或许,一个乡间孩子的审美,就从一棵桃花那里启蒙吧?